汇改五周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还可以再动一动

中国8.11汇改转眼已近五周年,由于当前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仍没脱离监管定价,市场仍将中间价视作政策信号重要观察窗口;如果清洁浮动仍是汇改终极目标,那么进一步汇改的时机已经临近。

2015年8月11日中国针对中间价定价机制的汇率改革,在监管层宣布后曾遭遇巨大不确定性,随后经历多次微调才形成延续至今的定价机制。

当前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是由“收盘价+一篮子货币+逆周期因子”三部分构成,14家报价商根据定价机制向外汇交易中心(CFETS)报价,CFETS根据一定规则处理后确定当天的人民币中间价。

定价机制从一开始的参考收盘价,到后来加入“一篮子货币”,随后又引入“逆周期因子”,定价明显复杂化也给监管层操作带来空间,毕竟这比拿外汇储备直接入市干预成本更低,不过这和汇改目标并不一致,只能是过渡。

因为定价机制中“一篮子货币”隔夜变动部分中的三个货币篮子(CFETS、SDR、BIS)各自占比外界无从知晓,另外逆周期系数如何给定亦不透明,由此不少金融机构和包括路透在内的媒体均通过构建自己的模型,来猜测监管的中间价定价。

于是经常会出现,一旦市场测算的中间价和CFETS公布的实际值有较大偏差,市场便会猜测监管层是否在释放某种政策信号,特别是机构测算值和实际值出现连续单边偏差时,各种解读也可能给市场带来一定扰动。

何况监管层确实在2019年5月和8月采取阶段横盘的方式,导致和市场测算的中间价出现持续偏离,市场更有理由相信中间价的政策信号意义。

另外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兑欧元等货币弹性不一致,允许每日波动的幅度也不一样,这样的结果使得CFETS指数弹性并不比人民币兑美元低,起码从数字看没有体现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初衷。

还有定价机制中引入“一篮子货币”也无法准确反映中国基本面的变化,而且第三国因素也可能扰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

如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目标是清洁浮动,那么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还可以持续推进:比如尽量坚持中间价定价机制,确保定价机制的权威性;还可以逐渐提高供求部分的权重,降低篮子的影响,逐渐靠近通过交易形成定盘价,最终取代目前的监管定价。

由于中美紧张关系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也有人担心美国的任性举动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但8.11汇改已近五年,人民币汇率弹性较汇改前明显提升,市场承受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更为理性;需要指出的是,监管层的公信力也有提升,金融市场愈加完善,这些都给进一步汇改提供良好条件。

另外从更大角度看,中国经济经承受住疫情考验,基本面较其他国家表现相对更健康,而且中美利差仍处于较宽水平,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也有利于吸引资金流入;很多专家已实证证明,美元处于弱周期时,汇率市场化改革成功概率更高,因为偏弱的美元走势可以减少因汇改导致资本大进大出,进而减少汇率异动的风险。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3月开始疫情在美国加速爆发,美联储采取极为激进的宽松举措,全球美元荒也很快缓解,但大量的流动性叠加失控的疫情,美元的避险作用几乎丧失殆尽,市场预期美联储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开启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美元中期都可能面临偏弱走势。

**8.11汇改后中间价定价机制微调进程**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前一天收盘价。

2015年12月11日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2016年2月以来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2017年2月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24小时调整为15小时,避免了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适度市场顺周期波动,定价机制变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逆周期因子”。

2018年1月,由于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定价机制重回“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

2018年8月24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定价机制再度变成三因素定价,并延续至今。(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